2010年的秋天,下著小雨。沈冬坐在臺灣大學(xué)對面的咖啡店里,靠著窗,靜靜觀察街上的行人。
一個背著後背包的年輕男子站在人行道上,淋著雨,戴著耳機,不停地變換手勢,像在和誰通話。視線再移動十五度,是一對共撐著傘的男nV,男子將手搭在nV子肩上,像是在保護她免於雨水侵襲,nV子低頭看著手機,沒有說話。紅燈轉(zhuǎn)綠時,他們依舊靜靜地走著??Х鹊昀?,一群大學(xué)生討論下學(xué)期的課程,其中一個nV孩嘆息道:「啊,好想快點畢業(yè)。」
沈冬看著他們,不知自己在這里坐了多久。當(dāng)一個男孩說:「明年就畢業(yè)了,先好好想履歷怎麼寫吧?!顾酒鹕?,走向餐盤回收處,把喝完的咖啡杯丟進垃圾桶。杯子落下的聲音x1引了旁邊一個男生的注意,他們短暫對視,沈冬快步轉(zhuǎn)身走出咖啡店,留下未拿的傘。
回到「港灣」,沈冬熟悉的老舊公寓,三房兩廳,屬於「拎包入住」的普通房型??蛷d里有沙發(fā)、電視,以及環(huán)繞音響和巨大的Ye晶螢?zāi)弧?br>
沈冬走到顯示器前,熟練地按下幾個按鈕,再去廚房倒水。手剛碰到馬克杯,環(huán)繞音響突然低沉運轉(zhuǎn),兩根金屬喇叭S出強光,形成長方形的光幕。光線冷冽、刺眼,彷佛將空氣都切割成數(shù)個層次。沈冬感受到x口微微發(fā)悶,心臟不自覺加速,這種熟悉的感覺——即將穿越——令她同時興奮又警惕。
光幕里,現(xiàn)實的輪廓被拉伸、扭曲,咖啡店的街景在她眼前像被高速快轉(zhuǎn),雨水、行人、汽車都重疊成一幅模糊的圖像。沈冬深x1一口氣,意識全神貫注,她能感覺到時間的紋理在指尖流動——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悸動。
短短三十秒後,光線消散,她睜開眼睛,回到熟悉的二十三世紀(jì)。她手心微微冒汗,腦中還回蕩著光幕切割空間的余暉。她關(guān)掉音響,快速收拾桌面,心中有種奇異的孤寂感——即便科技讓她自由穿梭,她仍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,觀察世界卻無法真正觸碰。
街上幾乎無行人,零星餐飲外送員奔波。國家概念淡化,護照成歷史,人口因戰(zhàn)爭、病毒、武器減少三分之二。
時光機已成大學(xué)教材,用於歷史研究。沈冬每學(xué)期帶學(xué)生觀察重要時期,歷史人物與事件盡收眼底,但不能g涉。她的任意使用權(quán)是特權(quán),每次提交一百頁觀察報告,但多數(shù)只是人工智能審核,她深知沒人會仔細看。
沈冬尤其喜歡2000到2019年的時光,每周撰寫報告,只為在咖啡店坐一個下午。她喜歡觀察人群、細微互動、生活中的偶然片段——這是現(xiàn)代科技無法取代的真實。
回到家,手機跳出訊息:「還沒回家?」她撇一眼,將手表甩在沙發(fā)上,沒有回覆。接著另一則訊息彈出:「到了也不回一下。」
躺在床上,她開始編寫報告,僅用思考便能讓電腦自動生成文件。不到三小時,報告完成并送審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